其他
暴降超50%!光伏企业募资规模“大跳水”是何缘由?
■ 信息来源 | 弘元绿能(本文由“SAGSI硅产业研究”整理后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)
01
58亿定增“大跳水”
弘元绿能原名上机数控,由于该公司业务由高脆硬材料加工设备领域迈向硅料、单晶硅片、太阳能电池、光伏组件、新能源电站光伏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,为了更贴合现有业务及战略规划,选择改名。2月24日晚间,彼时还未更名的弘元绿能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,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,募集不超过人民币581,900.00万元(含581,900.00万元)的资金,用于“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”以及“补充流动资金项目”。02
募资之路艰难
SAGSI硅产业研究发现,2023年光伏企业纷纷开启大笔融资,百亿定增也不少见,但后续却相继传来定增终止、缩水的消息。例如:4月24日,通威股份发布定增预案,拟募资不超160亿元投建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和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(二期20万吨/年高纯晶硅项目)。仅仅过了5个月,通威便宣布终止这一百亿定增。此外,金刚光伏11月6日也宣布终止今年5月才公布的20亿定增,募集的资金原本是打算用于年产4.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1.2GW组件生产线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。也有企业如弘元绿能这样定增虽未终止,但募资金额大幅下调。11月22日,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,深交所审核通过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。据了解,协鑫集成拟募资总额不超过48.42亿元,用于芜湖协鑫20GW(二期10GW)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。该公司的募资金额在一年内经历4次调整,从60亿元降至如今的48.42亿元,缩水近20%,补充流动资金也从最初的18亿元降至14.42亿元。这些终止、缩水的定增背后折射了光伏行业今年在资本市场的艰难处境。随着光伏产业链价格的下跌,光伏企业股价震荡,市值快速蒸发,包括头部企业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价接近腰斩。为了守住股价,东方日升、晶科能源、晶澳科技、阳光电源等光伏企业纷纷展开回购。股价跌了,光伏行业却依然维持向上增长。10月30日,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会议上提到:2023年前三季度,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万千瓦,同比增长145%,其中集中式光伏6180万千瓦,分布式光伏6714万千瓦。截至2023年9月底,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.2亿千瓦,其中集中式光伏2.95亿千瓦,分布式光伏2.25亿千瓦。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也曾指出,光伏行业是为数不多保持着高增长的万亿级市场,虽然增速大概率会较前两年回落,但即使增速维持在15%至30%之间,也依然是了不起的水平。03
定增缩水是何缘由?
此次弘元绿能定增募资规模缩水,有以下几点原因:1、再融资政策收紧8月27日,证监会发布《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、再融资监管安排》,明确了当前再融资监管的总体要求。不仅提出要严格管控企业融资间隔、融资规模、融资合理性和必要性,还要求严审核募集资金用途,引导上市公司理性实施再融资。2、产能过剩,价格下跌,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今年的硅料价格跌宕起伏,从年初暴涨至24万元/吨后,一路下跌至6万元/吨,好不容易花了近3个月慢慢涨回9万元/吨,一个月内又快速跌破6万元/吨。下游硅片、电池片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滑,甚至传导至光伏玻璃、光伏EVA树脂及胶膜等辅材,致其价格下跌。目前182硅片主流均价在2.35元/片,210硅片均价在3.3元/片;210 P型电池片均价为0.6元/W,182 P型电池片主流均价为0.46元/W,高效Topcon电池片主流企业报价在0.5元/W。弘元绿能坚持执行垂直一体化战略,投入大笔资金布局扩产,因此光伏产业链的价格下跌不可避免影响到弘元绿能的业绩。从其公布的2023年三季度报告可以看出,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.04亿元,同比下降60.1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.01亿元,同比下降76.01%;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。推荐阅读
【免责声明】本平台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若有侵犯您的权益或其他不适宜之处,请联系我们,并提供相关证明,本平台将及时处理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,需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